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 ,今年上半年,Wind创新药概念80家上市公司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达50家 ,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近17%。而资本市场的积极反馈印证了基本面的强劲支撑,从年初至今,港股恒生生物科技ETF、创新药ETF等均实现两位数的上涨 ,三生制药(01530.HK) 、石药集团(01093.HK)、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等个股也实现市值的大幅跃升。
多位业内专家告诉财联社记者,无论是从估值还是实际营收表现来看,结合当前市场乐观情绪和政策环境,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经基本走出了此前数年的下行周期 ,并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循环 。
商业化提速与BD收入普遍增厚业绩
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行业头部企业普遍呈现出由创新药商业化和外部授权收入驱动的强劲增长态势。
作为行业龙头,恒瑞医药(600276.SH)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 ,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创新药销售及授权收入达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60.66% ,其中阿得贝利单抗、达尔西利等医保类产品持续放量,同时通过与默克 、IDEAYA的授权交易斩获2.75亿美元预付款 。
百济神州-U(688235.SH)则实现了“首个盈利半年报 ”,公司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归母净利润4.5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其中百悦泽®(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 ,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销售额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海外收入占比达58%。
翰森制药(03692.HK)则更加凸显BD收入的重要性,上半年总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净溢利31.35亿元 ,同比增长15% 。其中创新药及对外合作产品收入61.45亿元,同比增长22.1%,占比高达82.7%;以阿美乐®为代表的抗肿瘤创新药收入45.31亿元 ,占总营收60.9%,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上半年创新药行业业绩亮眼源于“双轮共振”:一方面License-out交易爆发 ,既补充现金流又验证技术价值;另一方面政策推动商业化效率提升,创新药从获批到进院周期缩短,叠加医保协同支付 ,加速产品价值落地,“恒瑞等企业创新药营收占比突破60%,正是兑现期的典型特征”。
“创新药企头部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符合预期 ,对公司未来的增长能带来明显的促进作用,海外BD交易仍是主要的推动因素,本土的消费类产品,比如GLP-1能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 。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创始人赵衡也告诉财联社记者。
除上述企业之外 ,诸多创新药企业均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的大幅增长,例如君实生物-U(688180.SH)上半年营收11.68亿元,同比增长48.64%;康方生物(688180.SH)总收入14.12 亿元 ,同比增长37.75%;三生制药净利润13.58亿元,同比增长24.6%,其共性原因均为核心产品商业化或授权合作实现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创新药行业结构性行情特征尤为显著,从年初至6月底,东财创新药指数(861468.EI)涨近两成 ,创新药ETF(159992.SZ),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SZ)均实现两位数上涨 。港股创新药主题ETF则表现更加显眼,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SZ)等年初至今持续跑赢恒生指数 ,反映出市场对创新药产业趋势的高度认可。
资本供给端同样活跃,港股市场上半年有12家医疗健康企业上市筹资25亿美元,恒瑞医药H股IPO成为2021年以来全球最大医疗行业IPO并获得估值溢价。再融资市场同样火热,药明康德(603259.SH)、信达生物(01801.HK)等企业通过增发募资超20亿美元 ,发行折扣率普遍低于5%,显示资金对创新药优质标的的强烈追捧 。
政策暖风与大出海时代已到来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基本面改善并非仅限于企业自身的商业化兑现 ,更深层次的驱动力来自一系列政策暖风与“出海”大潮的共振。
具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相关部门对创新药的支持政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组合拳”。《全面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颁布 ,其中提到要在审评审批、临床试验用药 、产能扩展等环节给予创新药全链条支持 。这意味着创新药从研发、获批到市场化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了更明确的政策护航。
随后,在今年的国家医保谈判规划中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也被正式提出并启动实操制定。该目录聚焦临床价值高、价格较高但超出基本医保覆盖范围的药品,通过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保互补的机制,探索由商保承担创新药支付的制度化路径。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解决“支付可及性”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为CAR-T疗法、基因治疗药物以及部分罕见病特效药的落地打开了通道 。
与此同时,“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也在今年首次由国家医保局在官方渠道确认已经制定。其核心逻辑在于,允许创新药在获批后先行按临床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区间形成上市初价,再结合医保谈判逐步进入支付体系。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早期收回研发投入 ,也让市场对创新药的盈利预期更加可控,为商业化兑现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 。
政策暖风之外,“出海”大潮的爆发式增长是上半年创新药行业的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总金额创新高,半年已揽下超600亿美元 ,创下历史新纪录。无论是恒瑞 、康方等企业的大额license-out交易,还是百济、君实等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直接商业化突破,都显示出本土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快速抬升 。
此外 ,审评审批效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获批的43个创新药中,40个为国产药 ,从申报到获批平均用时仅11个月,较2018年缩短62%。这种效率提升不仅让中国患者同步用上全球新药,更使本土创新药能快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我们感受到产业估值逻辑正在从‘讲故事’转向‘讲利润’ 。 ”中信证券医药首席陈竹此前告诉财联社记者,头部创新药企已经/即将迈入盈利阶段 ,预计多个企业有望在2025年实现持续的经营性盈利。随着时间推移,目前多家头部创新药公司的产品商业化放量,其收获将进入到非线性增长阶段 ,未来有望从Biotech企业跃迁为BigPharma企业,但始终有新的靶点到管线再到产品商业化的进程,对应新的Biotech公司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的医药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市场的标志 。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 ,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经基本走出了此前数年的下行周期。”王恒表示,从成果涌现、商业化提速 、出海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来看,已经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正向循环——企业投入研发 ,出海收获“弹药”,成果获批,估值提升 ,融资再投入研发,这对于中国创新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
(文章来源:财联社)
配资企业排名前十:三板股票交易开户条件-买回诺诚健华、增持艾力斯 中欧基金葛兰:创新药产业链有望持续推动行业增长
哪个平台开户买股票:杠杆炒股亏-国联民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83%左右
怎么买可融资的股票:炒股配资选一起配资网-中药板块掀涨停潮!部分中药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翻倍增长
股票开户选择那家证券商比较好:用手机股票软件哪个好-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拟10派9.32元
个人网上股票开户流程:资深的配资知识网-泡泡玛特业绩又“爆了”!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新开户能买创业板股票:股票是融资的好还是不融资的好-天孚通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 拟每10股派5元
炒股配资公司_专业炒股配资网址_股票炒股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记者辛圆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养老照护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教育部网站3月19日发布消息...
现货黄金持续走高,站上3070美元/盎司,日内涨近3%。...
稀土迎重磅利好! 一是,7月18日早上,国家安全部官微发声,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有力维护了我资源安全与国...
近期,“反内卷”政策东风劲吹,促使A股市场相关主题行情持续发力,钢铁、水泥、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板块集体走强。Wind...
广博股份4月11日公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78亿元,同比增长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多措并举补充资本热度不减。 近日,又一家国有大行——邮储银行完成1300亿元定增,预计将...
界面新闻记者|张晓云又见信托...
上期所原油期货夜盘收涨0.83%,报535.7元/桶。沪金主力合约收跌0.47%,报705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跌0.6...
界面新闻记者|冯赛琪近日,金元期货(872050.NQ)、福能期货(871101.NQ)两家新三板期货公司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
4月7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与增持计划公告,为资本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具体来看,宁德时代(300750...
消息面上,从央行、金融监管总局、国资委等多部门密集部署,到中央汇金公司积极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再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
4月9日,港股市场低开高走,港股科技板块反弹幅度居前,恒生指数涨0.68%,恒生科技指数涨2.64%,科技股延续涨势,半...
宏观要闻民政部等11部门发文帮扶农村留守妇女困难群体据民政部网站消息,民政部等11部门日前印发《农村留守...